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告 > 重点推荐 > 正文

【原创(37)】从游山玩水到游文化

2012-09-25 17:13:12福建省海峡文化创意产业协会
字号:T | T

 文化创意随笔之三十七:从游山玩水到游文化

                                                作者:福建省海峡文化创意产业协会常务副会长 陈坦汶


        福建有山水甲天下的武夷山,有温泉遍布的中国温泉之都福州,有美不胜收的鼓浪屿,有神奇古朴的土楼群。多少中外游客在福建的山水名胜中流连忘返。福建山水名胜之美,闻名于海内外,但是,福建之美,不能美的只剩下碧水丹山,不能美的只剩下庙宇古楼;福建还有令人称奇的美,那就是闽越文化、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妈祖文化、福文化等带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异质文化——文化之美。

        作为新兴产业的文化旅游业,势必重视旅游业的文化含金量,并不断地挖掘地域文化之美,以风景之美与文化之美吸引省内外、海内外旅游者的目光。缺乏文化的旅游业是难以持续发展的。单纯的以自然风光之美吸引旅客,难以满足旅客对于文化之旅的需求。

        记得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笔者曾以广播记者的身份参加了在武夷山举办的国际兰亭学院开班活动。那是由美国华裔教授在美国招收学员在武夷山举行的以文化为内涵的文化旅游性质的旅游团队活动。笔者与那些纯粹的美国旅游者共处了七天,深深感受到中国文化的魅力。那些美国人不仅仅陶醉于武夷山的九曲与丹山,更是为中国传统文化所迷醉。学员们除了游山玩水之外,更多的是跟着中国老师学国画、打太极、学针灸,接受中国传统的道家修身养性的生活理念。为此笔者与他人合作采写的一篇以兰亭学院美国旅游者学中国文化为内容的稿件还获得全国奖,一篇《身背竹笛的华裔教授》获得省广播一等奖。

        旅游也可以说是一项以休闲娱乐方式进行的文化体验。自古以来,中国人民就十分崇尚旅游的文化渊源。往往将“游”与“治学”、“修身”、“养性”相融合,无论是先贤主张“游于艺”,还是庄子提倡“游于心”,都注重在“游中获得感性认识,从而博闻增识,修身养性”。时代在变迁,现代的旅游者与古代交通不便百姓难得外出见世面不同,70、80、90后的青中年旅游者的眼界远远高于前辈的旅游者,也许他们在未到旅游景点之前早已在网络上饱览了各地的名胜古迹,但是却缺乏实地的山水游玩,更缺乏对各地特有的风土人情民俗的文化体验。因此,一些年轻的游客会用旅游的方式体验不同特质文化,以获得内心的满足,以期达到见闻广博、累积才识、培育人格的目的。不论从中国古有重视文化旅游还是现代旅游者对异质文化充满的好奇,都决定了,福建的旅游业不能老在山美水美之中徘徊,提升福建旅游的层次,拓展文化旅游的魅力,将是旅游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文化旅游与教育的深度结合,是当前国际旅游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有需求就有市场。你可能没想到,作为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国,也会用“红色旅游”吸引中国游客。有报纸报道:法国小城蒙塔日成为“红色旅游”胜地,每年有将近100个中国旅游团来这里,其成员大多是中国各级政府官员。这条旅游行程,包括邓小平17岁时工作过的女鞋厂,公共澡堂以及旧宿舍,这里随处记录着中国老一辈革命者旅法的足迹。以福建古田会议旧址为龙头的红色文化旅游就是文化旅游与传统教育最佳结合的旅游项目。那些曾经参加过革命、或敬仰革命的长辈会带着儿孙重游老区革命根据地,那些党团组织会组织党员、团员以红色旅游的方式体验红色文化的魅力;那些学生、青少年会以纪念革命先辈的名义,来到革命的故乡,缅怀先烈;那些海外的游客,也会踏上红色的土地,看一看曾经穿草鞋的中国红军,怎么从穷山沟中打出中国的红色江山。这就是红色文化与教育结合的美好前景。三坊七巷是福州最大的爱国主义与民俗传统文化教育基地。游客来到三坊七巷,首先可参观林则徐纪念馆,瞻仰先辈爱国主义的伟绩,然后细细品味散落在坊巷中浓浓的以闽都文化为特色的各种古朴的民俗实物。笔者相信,旅客不仅仅用眼睛看到这些历史的遗物,而会透过这些实物用心灵体悟文化的流动,体验民俗文化的博大精深。

        挖掘文化中的亮点才能使旅游业具有持久的魅力,这就是文化与旅游相结合的价值。只有当地域特色的文化与当地的旅游实景融合为一体,文化的厚重感才能让不动的建筑、山水等景观“动”起来“活”起来,并具有文化的灵性和质感。这是文化旅游业的要义所在。因此,福建需要将武夷山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的两面都呈现给中外的游客,需要进一步提升闽越文化、客家文化、闽都文化、红色文化旅游的内涵与层次,培育和提升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旅游文化演艺产品、品牌文化民俗节庆活动,加快推进文化旅游重点项目建设,让更多的游客享受游山玩水和游文化的乐趣。

(待续:请看文化创意随笔之三十八)

     二〇一二年九月二十五日


 

福建省海峡文化创意产业协会网声明:本网将推出百篇“文化创意随笔”,所有随笔都是福建省海峡文化创意产业协会会员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得用于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