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告 > 政策法规 > 正文

福建十二五大力发展特色旅游及对台文化交流

2012-03-15 16:18:08http://www.fjccia.com 中国经济网
字号:T | T
 解读福建十二五规划 两轮驱动加快建设文化强省

  提高福建文化软实力

  “十二五”期间,我省将不断提高福建文化软实力和文化发展的整体水平,继续抓好公共文化网络体系建设,推进城乡文化一体化协调发展。加快推进村级文化阵地建设,在实现“村村通”的基础上,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数字服务进入家庭,至2015年建成覆盖城乡的数字文化服务阵地。

  加强文化创新,提升福建文化艺术水平。大力实施文化艺术精品工程,抓紧创作、加工修改和储备一批优秀剧本,加紧创作和打磨一批新剧目,加强地方特色剧种、濒危剧种的抢救保护、研究和传承,争取建立全国地方剧种研究保护基地,巩固福建戏剧强省地位。

  加强区域间文化产业的整合和扩张,深入挖掘各地特色文化资源,引导特色文化产业有序聚集,发展壮大特色文化产业集群。大力发展文化创意、动漫游戏等新兴业态,推动文化产业升级换代。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推进文化遗产传承利用。加强全省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展示的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建立一批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注重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具有海西特色的传统艺术、手工技艺、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和保护濒危和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及珍贵古籍文献。

  加强对外对台文化交流,实现闽台文化交流的新飞跃。在政策扶植、信息服务、平台搭建、渠道疏通等领域推动、鼓励文艺团体赴国(境)外开展商业演出,鼓励对外文化更多以民间和商业的方式“走出去”开拓海外市场。

  加快文化体制改革

  “十一五”时期,我省国有艺术院团改革试点工作逐步推进,省文艺音像出版社、省杂技团已基本完成转企改制任务,福州、厦门转企改制试点单位正稳步推进。

  十二五期间,我省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经营性文化单位改制,稳步推进公益性事业单位改革,加快推进文化管理体制改革,争取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取得实质性提升和突破性发展。

  以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为中心环节,加快培育自主经营、富有活力的文化市场主体。继续深入推进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整合文艺院团资源,组建综合性演艺集团公司,完成一批市、县级歌舞、曲艺、地方戏等市场发育相对成熟的国有文艺院团改革。

  采取建立基金、项目补贴、定向资助、贷款贴息等方式,推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逐步推动公共美术馆、科技馆、图书馆、文化馆免费开放,组织实施公益性图书室延伸服务、文化直通车服务、海西社区文化服务等。 >>点击详情阅读

  福建“十二五”将大力发展农家乐等乡村旅游产品

  22日召开的全省旅游工作会议上,福建省旅游局、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农业厅、省林业厅、省海洋与渔业厅五个部门联合签署了《携手发展乡村旅游战略合作协议》,在构建共同发展格局、优化产业发展布局、壮大产业发展规模、培育打造特色精品、精心营造消费热点、深化对外交流合作等六方面达成合作,并将于近期着手编制“十二五”福建省乡村旅游发展专项规划。

  根据《协议》,福建将大力发展农家乐、休闲农庄、森林人家、水乡渔村等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培育休闲度假型、农事体验型、民俗风情型、健身养生型等新型业态,打造乡村花园、乡村酒店、乡村民宿、农业科普等特色精品项目,并逐步在全省形成六大特色乡村旅游带:闽西北生态休闲、闽东南海上田园、妈祖宗教文化、客家民俗风情、畲族文化体验、闽南特色文化。

  据了解,福建省今年还将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营销活动,深化对外交流合作,加强闽台及国际乡村旅游合作,保持我省在全国旅游合作中先行先试的地位。(福建日报 记者储白珊)

  精心规划“十二五”推动泉州现代化

  编者按

  近日召开的泉州市委十届八次全会通过了《中共泉州市委关于制定泉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总结了“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显着成就,提出了“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描绘出泉州今后一个时期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具体路线图。

  未来五年,泉州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中央支持海西建设的重大战略机遇,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建设经济强市、推动跨越发展为主线,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做大做强产业、港口、城市,持续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现代化工贸港口城市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力开启建设现代化泉州新征程。本报今日开辟专版解读泉州“十二五”规划主要目标和亮点,旨在与读者一起振奋精神,积极行动,共同建设、见证泉州发展新时期。

{图片2}
  “多轮驱动”促进泉州大都市圈发展

  【摘要】统筹2980平方公里泉州大都市圈发展。

  【解读】所谓2980平方公里的泉州大都市圈,将泉州市辖区、晋江市域、石狮市域、惠安县域以及南安市的12个乡镇和街道(溪美、柳城、美林、省新、洪濑、洪梅、康美、丰州、霞美、官桥、水头、石井)揽入怀中,规划区内的空间布局结构,将完成“一湾两翼三带”的华丽蜕变。

  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十二五”期间,298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处处萌发着新的生机。整合泉州湾,建设区域强中心吹响了城市发展的冲锋号角。整合和培育泉州城区、晋江、石狮的专业化、高端服务职能首当其冲,将构建面向区域的、高水准的城市服务平台。东海片区、洛秀张坂片区、城东双阳片区、江南池店片区、北峰丰州片区等重点片区的开发建设将齐头并进。晋江滨海区域、石狮环湾区域、南安城市新区、霞美片区、惠安崇武山霞片区的建设将促进周边县市区的发展向环湾区域靠拢,以“多轮驱动”的态势,全面提升泉州对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支撑带动作用。□本报记者朱娟娟

  “互动一体”突出“980”区域规划建设

  【摘要】突出“980”环湾区域规划建设,加快泉州环湾沿江发展,推动环湾区域城市一体化发展。

  【解读】展望“十二五”,我市将构建资源充分整合、功能分区定位准确、产业集中布局的现代化城市。突出“980”环湾区域规划建设,将是加快城市建设的破题之作。在环湾城市规划体系的指导下,东海、城东、北峰和江南等城市组团、片区将成为着力打造的核心片区。

  一幅幅美好画卷正徐徐摊开。由泉州古城和古城东部平原区域组成的中心组团,将成为古城整体保护和合理利用的大舞台;围绕着福厦高铁泉州站,北峰丰州组团将成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竞技场;东海组团将重点完善市级行政服务功能,积极发展商业、文化、商务办公、生产性服务等综合功能;城东双阳组团将依托华侨大学,提升科研、教育服务职能;江南池店组团将依托江南高新技术电子信息产业园区,发展轻污染的相关产业;仙石西滨组团承担起未来高端金融信息服务、商务办公等区域职能;蚶江祥芝组团将重点培育大型市场和物流业;洛秀张坂组团将打造海西中部台商投资聚集区;河市马甲组团将成为泉州的后花园和生态屏障;崇武山霞组团将重点培育旅游服务职能……□本报记者朱娟娟

  吸引“背包客”来泉体验闽南生活

  【摘要】实施古城保护、利用、改造、复兴工程,保护古城历史风貌,彰显历史文化名城特色。

  【解读】我市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今后,我市将结合古城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示范区建设,全面实施古城保护、利用、改造、复兴工程,彰显历史文化名城特色。重点打造开元寺、台魁巷历史文化街区,旧馆驿历史文化街区,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府文庙、后城历史文化街区,城南聚宝街历史文化街区等5个历史文化街区。

  同时,我市还将进一步利用好老祖宗留下的珍贵遗产,通过创新不断赋予文化旅游业新的灵魂和风采。重点开发利用传统特色民居,对这些古大厝进行保护和开发利用,将其改造为家庭式大厝旅馆、商务文化休闲会所或者组织南音表演、经营泉州小吃、茶馆、工艺品展示销售等,恢复各种各样民俗活动,吸引在泉客商特别是全国现存数千万“背包客”前来体验闽南文化和闽南生活;大力发展名人故居、名人足迹考察游,对这些故居进行修缮、保护、周围环境整治及名人资源旅游产品开发,配合旅游业的发展。□本报记者陈智勇

  公共文化设施网络覆盖城乡

  【摘要】努力实现每个县有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档案馆,每个乡镇有综合文化站,每个村文化活动室标准化的目标。

  【解读】“十二五”期间,我市将进一步扶持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强城乡文化设施建设,形成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

  去年,泉州、晋江、石狮、南安通过“全国文化先进市”复评,鲤城新获“全国文化先进县”称号。目前,全市有“全国文化先进单位”5个,“全省文化先进县”4个。今后,我市将进一步鼓励、引导各地做好、打响特色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全面完善公共文化服务机制,拓宽服务领域,增强服务能力,提高服务水平,努力营造良好环境,为城乡居民提供优质高效、普遍均等的公共文化服务。争取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艺术馆、纪念馆、文化馆、文化站、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机构免费或优惠向社会开放;大力加强广场文化、村镇文化、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公园文化、军营文化和家庭文化建设,积极组织开展内容健康向上、形式多姿多彩、群众踊跃参与的文化活动。□本报记者  陈智勇

  建设闽南文化核心区

  【摘要】推进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加强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建设闽南文化核心区。

  【解读】按照今年出台实施的《泉州市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规划纲要》,我市将规划建设点面结合的省、市、县、乡村(社区)四级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基础网络。通过实施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十百千基础工程”〔即建立10个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100个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传习中心)、1000个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点〕,全面建设好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核心区。目前我市已正式公布了13个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示范区、28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习所(传习中心)和197个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泉州古城区展示点,保护工作已全面展开。

  “十二五”期间,我市将积极推动“海丝文化”、“闽南红砖建筑”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继续做好“海上丝绸之路:泉州史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相关工作;积极参与和促进闽南红砖建筑群申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成功入围后将作为国家项目正式申报“世遗”.在坚持保护的前提下,积极寻求新时代背景下文化遗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本报记者  陈智勇

  历史文化游蓝色滨海游绿色生态游工贸旅游

  旅游品牌主推四大板块

  【摘要】以建设海西旅游中心城市和知名旅游目的地为目标……打造历史文化游、蓝色滨海游、绿色生态游、工贸旅游四大板块。

  【解读】当前,旅游业发展已步入品牌时代。十二五期间,我市将进一步发挥各县(市、区)各自的文化、海洋、生态和工业等资源特色,重点打造历史文化游、蓝色滨海游、绿色生态游、工贸旅游四大板块,充分带动和辐射本区域的旅游发展,并实现我市各地旅游资源的优势互补、良性互动。

  我市历史文化旅游项目将以“海丝文化”、“闽南文化”与“海峡文化”为基本支撑点,重点打造环城海丝文化圈、惠安滨海文化区、安溪铁观音文化区和德化瓷文化区。蓝色滨海游项目将作为“十二五”泉州旅游业重点发展产品系列和旅游业的重要增长级,倾力打造“惠女风情”滨海度假板块、“商贸运动”滨海休闲板块和“金色海峡”滨海观光板块三大主题鲜明的滨海旅游板块。绿色生态游项目将重点发展“桃园生态休闲游”、“瓷都揽胜游”、“茶乡休闲游”、闽中绿色金三角自驾车游等旅游产品。工贸旅游项目将以重点培育壮大一批国家级、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为抓手,加强旅游集散中心和网络建设,打造一批精品乡村旅游和工业旅游精品品牌。□本报记者  陈智勇(泉州晚报)

  厦门十二五规划草案出炉对接台湾“慢活”旅游

  在厦台胞眼中的“厦门未来时”

  厦门“十二五”规划草案于日前出炉,在鹭岛工作生活的台商、台胞,在密切关注今后五年厦门要怎么发展,同时也在关注相关行业的发展动向。他们认为,厦门发展了,在厦台商才能共蒙其利,台胞在厦门的工作生活,才能越来越便利。于是,咱们透过台胞的视角,一起来看看他们期待的“厦门未来时”.

  旅游:对接台湾“慢活”旅游形态

  在对台旅游合作上,厦门一直处于先行先试的地位,如今,厦门要争取“个人游”,台湾旅游业者自然高度关注。

  三菱旅行社总经理周惠全,是“小三通”的见证者,她说,两岸旅游业者都希望“小三通”能由过去交通要道的定位转变为旅游的“黄金线路”.倘若厦门能够争取到“个人游”,无疑将会给两岸旅游业者带来极大的商机,业内人士更是乐观其成。但是,周惠全也指出,行李双向直挂的问题希望可以尽快得到解决,“如果‘小三通’今后的定位是旅游要道,那对于消费者来说,自然不希望要拖着大箱子小箱子,越轻松越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往来。”

  她说,现代人的旅游认识正在改变,渴望获得的自主性和选择性在不断提升。厦门是一个“慢活”代表城市,但如今跟团旅游的方式让人很难体会厦门自在的生活。“假如有一些背包客族群只是想在鼓浪屿享受几日宁静,或者有些佛教徒只是想到南普陀朝圣,或者有些人想感受厦门的美食之旅,深入体验这里的风土人情,跟团的话他们就要迁就其他人的想法。”周惠全计划在今年推出的“铁路自由行”活动,就是以“慢活”的旅游方式,将闽台两地的铁路和“小三通”结合起来,但这必须建立在厦门能够争取到赴台“个人游”的前提下。“厦门作为福建动车线路的枢纽,同时又是大陆对台旅游重要的窗口,将会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

  新材料:顺势而上提速“全球化”

  素有“钨钢大王”美誉的台商廖万隆,在厦门投资已超过二十载。在谈及厦门“十二五”规划草案时,他非常激动地说:“厦门找对了新材料产业未来发展的方向!”

  廖万隆指出,目前大陆的新材料产业发展遇到瓶颈,厦门能在“十二五”规划草案中提出打造新材料研究院和产业化基地这一目标,是非常明智而且卓有远见的。他认为,新材料产业必须与国际接轨,大力引进高级人才、高新技术、高端设备,提高产业实力,降低产品的人工成本,提升产品品质,才能做出世界一流的高端产品。

  “从事钨钢产业,我对这个行业在技术、人才方面的竞争之激烈深有感触。早在三年前,我们就开始布局产业发展,朝着将企业做得‘更大更强’的方向稳健迈进。”据廖万隆透露,春保钨钢集团去年底已经启动规划,希望能借助打造新材料产业基地这一历史契机,乘风直上,加强与全球业内顶尖企业的交流,提升产业高度。

  农牧:精致农业让农民也升级

  “台农”,是厦门农牧业界响当当的一个名字。

  近年来,台农致力于发展休闲农业,并初见成效。从乳业到旅游,对台农来说,这也是一种产业升级,但台农人远不满足于此。“我们希望,把台湾休闲农业的模式嫁接到厦门。”听闻将休闲农业也列入厦门“十二五”草案,厦门台农乳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台商二代吴健福有话要说。

  吴健福提到,集美的悦神休闲农庄,已经初步引入了“策划团队”的台湾管理模式。今年下半年,台农也将对自己的休闲农庄进一步升级,把“台湾经验”全面导入台农休闲农庄,或是引入台湾的管理团队,或是进行人员培训,从而提升旅游品质,吸纳闽南地区客源到农庄“一日游”.

  “台湾有先进的精致农业发展经验,下一个五年,厦门休闲农业如果能够导入台湾经验,定会迎来农业的全面升级。”吴健福兴奋地说。

  形象:让鹭岛再多些“台味”

  针对此次厦门“十二五”规划,厦门多威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台商曾钦照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厦门和台中是结对子的城市,两座对接城市可以多多扩大交流,今后如果在文化、教育等方面取长补短,定能大大提升两座城市的美誉度。

  曾钦照说,基隆今年在厦门设立了办事处,台中是否也可效仿基隆的做法,设立一个窗口,这样两边对接更方便快捷,“如果是互访,时间总是很短,你不来、我不去,时间一长就生疏了,而设立这个窗口,两边可以经常往来,甚至形成一种常态,这对两座城市的交流应该帮助很大”.

  另外,曾钦照认为,厦门作为经济特区,对台特色的名片要更好地运用,在社会资源、政府资源上可以进一步向台商倾斜。“如今岛内外一体化进程加快,我们要做大做强企业,要进一步加快台企的转型升级。”曾钦照表示,厦门可以更多一些“台味”的东西,让大家一说到台湾特色、台湾小吃等,马上也能联想到厦门。

  文化:台漫画家扎根拉抬动漫业

  叶顺发,台湾漫画界的“发哥”,六年前,老板派他来厦门“侦察”漫画产业的发展前景,谁知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大陆盗版书多,动漫产业也不健全,这让发哥大展宏图的理想一下子破灭了。

  然而,发哥并未因此而退缩,六年来,他留守在厦门埋头作画,画好了,他就带回台湾出版,虽然是“宅”在厦门,但是他在大陆的名气也渐渐打开,陆续有北京的公司购买了他的漫画做成电子书,也有上海的大学邀请他去当客座老师,但是因为离家近等原因,他始终没有离开厦门。昨日,当导报记者咨询他对于厦门“十二五”规划的看法时,发哥激动地说:“厦门重视对文化产业的投入,真是太好了,没有人比我更期待它的发展,因为我已在厦门等待六年了!”

  发哥说,厦门是一个很有文化氛围的城市,风景优美,气候宜人,市民的素质也很高,很适合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但是相对于北京、上海等地,这方面还很弱,文化产业的发展跟政府的重视和投入是有很大关系的,如果真如规划的那样,文化产业能占到GDP的10%,那将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机会。

  等待了六年,发哥如今也准备在厦门施展自己的才华了,目前,他正在筹划一个培训班,还准备在厦门办一场漫画展,而他在台湾出版的漫画,也早已摆上了外图的书架,“现在我还处于打基础的阶段,我相信将来一定会有发展机会,只有把基础打扎实了,才能更好地抓住机会。”(海峡导报 记者林靖东张燕娟燕子林江琳林静娴杨思萍方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