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福建 > 正文

厦港街道沙坡尾将变身文化创意港(组图)

2012-07-20 10:32:43厦门日报
字号:T | T


\



海洋文化创意港的改造施工现场


\


沙坡尾避风坞的改造,将做到城市肌理基本不动,原有建筑基本不拆

\


沙坡尾改造意向图

厦港街道辖区面积1.7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5万人,流动人口1.2万人。这里,不仅有古老的渔港以及闽南传统的历史积淀,也有沿海顶级的商务楼宇与即将涌入的财富流, 2011年街道财政总收入4.65亿元,同比增长率在全区位居前列。从2008年至2011年,仅用3年时间街道的财政收入就将近翻了一倍。这里是最早被国家民政部评为“中国街道之星”的地方,共获得“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等省级以上荣誉21项,首创的“十代三帮三满意”社区志愿服务在央视夕阳红节目中播出。2012年街道举办了“人大代表在行动”、“街校携手志愿活动”等多场志愿服务活动。

  沙坡尾:未来的两岸文创基地

  烈日下的沙坡尾横卧在蔚蓝色的大海边。多少年了,这个浓缩着城市记忆的老街区,因为面临着建筑老化、空间拥挤等一系列问题,很容易让人产生遐想:这片老建筑会不会从此消失?连日来,记者深入思明区厦港街道寻找着答案,寻找着在岛内提升、岛外拓展的大背景下,这片老街区的“蝶变”发展之路。

  动作

  沙坡尾文化创意港正式起航

  走在沙坡尾避风坞的石板路上,一栋栋古老破旧的房子沉淀着厦门历史的同时,也开始默默书写着细小的变化。这个小小的避风坞正酝酿着一次“蜕变”--打造沙坡尾海洋文化创意港。

  大学路28号,是避风坞里一座再寻常不过的破旧老房子。房屋的新主人--沙坡渔港文化创意投资公司,正准备着手对这栋房屋进行改造。按照计划,它的未来将是一栋独特的“一间房”酒店。目前,来自国外的设计师正在对此进行设计。

  厦门冷冻厂的旧厂房,在这个月底,也将迎来芬兰的设计师。他们将带来精心设计的方案,把这个旧厂房改造成“设计师天地”.大学路129号一栋三层旧楼,它将在8月底前成为沙坡渔港文化创意投资公司的办公场所,届时,大学路110号的厦门港海洋口述史工作点也将搬迁到这里。

  建议

  文创企业渴望政策新突破

  以厦港街道为代表,思明区正在探索一条发展特色产业,既促进老街区发展,又传承保留历史的旧城改造新路子。有关负责人透露,在沙坡尾避风坞的改造中,将做到:城市肌理基本不动;原有建筑基本不拆;本地居民基本不走;自然与人文生态基本不变。通过沙坡尾整体的改造,提升老城区的环境治理,提升老城区业态品质,提升老城区财富水平,提升老城区文化内涵。

  那么,不拆一栋房,不走一户人,如何能让文化创意产业这朵奇葩在沙坡尾盛开?调研中,沙坡渔港文化创意投资公司的负责人告诉记者,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需要宽松的环境,特别在沙坡尾这样较为复杂的历史街区。比如,老城区中原有的住宅改造成酒店,可能会在审批手续上遇到限制,希望政府在这方面的政策能够有所突破。

  此外, “大量的游客前来,车辆停放在哪里?”调研中,有企业表示,将来世茂海峡大厦建成投入使用,这一片区的停车问题将十分突出。因此,在沙坡尾一带建造立体停车楼是十分必要的。

  对策

  打好“海峡牌”吸引两岸文创企业

  据悉,思明区政府根据厦门市政府发展文化产业的要求,决定沙坡尾将不再用整体拆迁的办法来改造,而是利用原有建筑将之改造成繁荣的文化产业集聚区。为配合这个政策上的改变,思明区政府引进了“沙坡渔港文化创意投资公司”,将沙坡尾项目确定为“沙坡尾海洋文化创意港”.

  厦港街道党工委书记姚玉萍说,政府将极力为文创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我们将成立厦港文创管理有限公司,对这一片区进行统一管理,同时街道将创新思路,比如计划将片区打包,积极向市有关部门反映发展有关文创产业碰到的政策问题。此外,在沙坡尾文化创意港的规划上,思明区将打好”海峡牌“,吸引两岸的文创企业入驻。

  对于交通组织问题,姚玉萍希望市有关部门给予厦港片区更多的重视。她透露,目前正着手委托规划部门对片区的交通组织进行规划,按照初步设想,在沙坡尾建立步行休闲区域,让游客边走边感受老城区的魅力。

  沙坡尾避风坞的改造,将做到城市肌理基本不动,原有建筑基本不拆。

  旧城改造

  不要”返老还童“

  拆与不拆、留与不留是城市发展升级中必须直面的问题,那么旧城改造是不是一定要大拆大建?

  中国着名的建筑学家和建筑教育家梁思成先生曾说过:”保护古建筑是要使它延年益寿,不是返老还童。“此理同样适用于旧城改造。

  面对即将启动的沙坡尾避风坞改造,有关方面基本明确,尽量做到不拆一栋房,不走一户居民。不拆迁,意味着原居民依然能够居住在老街区,依然能够最大程度地保护了社会肌理上的延续。

  田子坊,是上海新的时尚名片和地标,从”穷街陋巷“脱胎换骨为”惊艳世人“,其华丽转身的载体正是”文化创意产业“.它没有大拆大建,居民照样生活其中,家家户户的老房子一间挨着一间地开店,各种创意小店一家家入驻。人们路过时,总想进去看一看,坐一坐,走出了一条旧街坊保护和利用的新路。

  与田子坊一样,我们欣喜地看到,思明区厦港街道在沙坡尾避风坞的改造中,也已经跳出了原有依靠大拆大建的老套路,把更多精力放在老城区的保护与开发上,放在传承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上,引入文化创意产业,让创意在这里转化为财富。

  我们更希望看到,在旧城改造的过程中,政府要敢于打破常规,突破政策瓶颈,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加适合的环境,助其闯出一条符合厦门特色的旧城改造新路子。

  旧城改造并不是拆了多少房子,建了多少道路,其实更在于城市功能与品质的完善提升,更在于本土文化的传承保留,只有这样城市发展才会更自信。记者 吴晓菁 陈运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