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业界动态 > 演艺艺术 > 正文

盘点2011中国十大文化"群像" 李云迪姚明成东方符号

2012-04-26 14:36:26人民日报海外版
字号:T | T

 

\
旁白

 这是一部前所未有的大片,主角是每一个中国人。

如果将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空间作为横轴,将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作为纵轴,大片的坐标确立在一个东方古国的和平崛起进程中。

如果将全球化时代的综合国力竞争作为横轴,将在世界格局中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作为纵轴,大片的坐标确立在十七届六中全会制定的文化强国基点上。

这部文化中国的时代大片,正在全球热映。

文化为魂 强中国之体

吕绍刚

2011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召开,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把文化繁荣发展与民族伟大复兴的联系,提升到了国家战略高度。这是历史的进步,是现实的定位,也是未来的指向。

翻开历史,泱泱中华,数千年存续,文化根基深厚,“鲜有匹敌之者”。然而,近代以来,随着坚船利炮、欧风美雨的侵袭,文化自卑、自我矮化的心理,挥之不去。100多年来,民族文化心理的疗救、民族文化复兴的梦想,被无数仁人志士反复提及,“为之绕室彷徨,为之深思焦虑。”

文化之所以重要,还源于它是国家发展繁荣的最高表现形式,是引导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灯塔。无论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德国狂飙运动,还是美国清教伦理发展,都预示着一个国家新时代的开启,决定着一个国家未来发展的方向。

当今中国,已是经济巨人,文化大国。但是,回望民族灿烂历史,聆听先辈光辉梦想,站在世界潮流前沿,就能懂得,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最终还需文化强有力的推动。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文化强国的建设,不仅是一个文化命题,还是一个政治命题、经济命题、社会命题。它关系着全球化背景下,国家的文化安全与话语权的竞争。它关系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条件下,“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迈进。它关系着社会转型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彻与和谐社会的建设。

历史和现实表明,一国文化的繁荣,离不开引导。无论是中国的唐宋时代,还是日本的平安和足利幕府时代,无论是印度的笈多和莫卧儿文明,还是欧洲的美第奇和伊丽莎白时代,之所以能走在时代前列,均受益于充满想象力的文化战略设计。而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召开,正是对中国文化未来的一次崭新设计与战略引领,也预示着一个伟大时代即将到来。

文化建设,自内外关系而言,不可舍己循人;自古今通变而言,应知因时制宜。所以,当前应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魂”,创新文化生产机制与传播方式的“体”,要让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比翼齐飞,实现中华文化走出去。

文化强国,最终是要让文化走出去,形成强大的感召力、感染力。一些仍戴有色眼镜的人,常常一面蔑视“中国输出不了价值观”,一面又指责“中国文化侵略”。殊不知,中华文化核心是“和谐”、“包容”,而非“进攻”、“排外”。

中外文化交流,源远流长。早在一两千年前,中华文化就已经走出去,每次无一例外都是和平之旅。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这才是中国文化交流的特质。文化强大的中国,最终将有利于构建世界多极化的话语体系,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更多智慧与经验,为世界人民带来更多希望、尊严、平等和公正。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也将预示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最终实现。这个中国人的百年梦想,已然不再是梦!

近景·一曲昆腔咏自觉

一曲古老昆腔,从听者寥寥,到票房可观,源于创新绽放魅力,改制释放活力,越洋展现张力。

“我们再也不能向政府等靠要了,要让观众为昆曲买账,观众关注了,需要了,昆曲才会有生命力。”

——柯 军

“移步不换形。在坚守传统内核的前提下,要用新的想象力展现古典的美。”

——张 军

2011年,六百年昆曲,入遗整十年。十年一觉,恍若游园惊梦,这曲古老中国的“赏心乐事”,正在文化大时代的“良辰美景”之中,绽放崭新活力。

创  新

12月23日,上海,张军正在准备“水磨新调”新昆曲新年音乐会。“偶然间心似缱,梅树边。似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便酸酸楚楚无人怨”。这一次,偶然结缘昆曲的“昆曲王子”居然要把跨界的摇滚、爵士等元素注入这门中国艺术。

9月27日,南京,江苏省昆剧院举办“昆曲大美,地铁有戏”活动,地铁里熙熙攘攘的人群,与几百年前的杜丽娘、柳梦梅、李香君不期而遇。

对昆曲进行创新,早已不是新鲜事。青春版《牡丹亭》,运用现代的声、光、电技术,让古老传奇寻回青春。“爱折腾”的张军更把《牡丹亭》搬到了江南园林,让观众在亭台水榭间与杜丽娘对话。

江苏省昆剧院院长柯军说,昆曲既需要“考古队”来呵护,也需要“探险队”去挖掘任何创新的可能性,“这体现了昆曲和文化的包容性,传统和现代结合,坚守和开放共存。”

“移步不换形。在坚守传统内核的前提下,要用新的想象力体现古典的美。”张军将自己比作“吹灰尘的人”,把六百年昆曲身上的灰尘吹尽。

“拂尘而净”的古老昆曲,魅力倍增。青春版《牡丹亭》已演满200场;园林版《牡丹亭》,两年演出90场,吸引了90%的新观众。

改 制

上世纪90年代,无锡,江苏省昆剧院在演出,演员加乐队一共30余人,台下却只有3名观众,一名在剧场乱走,一名酣然入睡,一名旁若无人地嗑瓜子。柯军立在舞台上,“心都被嗑碎了”。

12月16日,南京,江苏省昆剧院在紫金大戏院演出昆曲折子戏《红楼梦》,台上宝黛情深,台下座无虚席。

转折发生在2004年。随着江苏省演艺集团整体转企改制,江苏省昆剧院成为全国最早、也是唯一一家转企改制的昆曲院团。

“改制后,有压力了。”柯军说。有压力的7年,江苏省昆剧院从之前每年演四五十场,到今年演出612场;演员年均收入从2.6万元到去年8万多元。

找市场的7年,不再“因节而生、为奖而忙”,《1699·桃花扇》的国际市场票房收入达720余万元。

被需要的7年,昆曲人养成了文化自觉,“我们再也不能向政府等靠要了,要让观众为昆曲买账,观众关注了,需要了,昆曲才会有生命力。”

越 洋

11月5日,德国科隆歌剧院,“今古情场,问谁个真心到底?”长生殿上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大戏,让金发碧眼的外国观众们如痴如醉。

在柯军眼中,昆曲不仅是一门艺术和一个剧种,更是中华传统文化内在根源的外在表现,是中华文化的“百科全书”,它代表从容、淡定、精致与娓娓道来的中国方式。

有一次,张军在德国演出,没打字幕,但老外们依旧对东方美的意境惊叹不已。张军有些惊讶:“原来语言不是障碍。”

他期待世界舞台上能出现更多华人戏曲家,展现中国文化的张力,“哪怕只是一个细节,一部作品,也能丰富世界对中国的认识。”

特写·东方印记展自信

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与观念态度,早已不是西方人想象中的模样。新一代的中国人,面孔更饱满,声音更洪亮,姿态更自信。

“现在外国音乐界听到哪个中国人钢琴弹得好,感觉很自然。”

——李云迪

“我的梦想是美国人能够真正认识中国和中国人。”

——姚 明

2011年的取景框里,中国站到了世界群像的前排。世界的眼光,朝向东方,见证着时代变迁中的中国造型。

面 孔

见惯大场面的姚明,宣布退役后走下舞台,偷偷用纸巾擦拭双眼;红钢琴,黑衣衫,李云迪的《红色钢琴》封面,闪耀一派“中国红”;纽约时报广场的大屏幕上,一张张熟悉的脸庞,为同一个中国绽放笑容……

一个国家,最具代表性的元素是人,每个人的性格、品德、能力乃至观念、意志、追求,塑造着整个国家的形象。

姚明,就是这样的中国代言人。在NBA度过的第一个圣诞节,姚明随火箭队探访休斯敦的一户贫困家庭。男主人是个盲人,听说姚明来了,他的反应是“真的?能让我摸摸吗?”摸姚明的时候,他的手一直在发抖,兴奋之情难以言表。

“我的梦想是美国人能够真正认识中国和中国人。”这个2米26的大个子,将一张饱满的“中国面孔”印刻在世界心中。

声 音

钢琴前,李云迪从容而坐。指尖下流淌的旋律,并非令他享誉世界的“肖邦”,而是源自传统京剧的《皮黄》。韵味悠长的中国腔调,穿越时空的钢琴演绎,碰撞出一个属于李云迪的“中国年”。

18岁时,李云迪摘取空缺15年的“肖邦金奖”,经常响在他耳边的国外评价是:中国人怎么能把“肖邦”弹得这么好?

“现在外国音乐界听到哪个中国人钢琴弹得好,感觉很自然。”李云迪的故事,至今听来依然传奇,但世界正在逐渐习惯,这片东方沃土走出来的精英人才与文化精品。

今年国庆,李云迪推出首张中国作品专辑《红色钢琴》。这位中国本土出品的国际钢琴家,正在以更“中国化”的方式传递文化的“天籁之音”。

姿 态

12月20日,企鹅(中国)掌门人周海伦的“出版簿”多了两个新名字——老舍的《二马》和《猫城记》,企鹅(中国)刚刚买下它们的版权,将以企鹅经典系列推向国际。如果时光倒转几年,这或许会被视为一个“疯狂”的主意。

周海伦还记得,当初她决定推出《狼图腾》英文版时,许多人担心外国人能不能接受。如今,一个个成功案例让她相信,“外国读者愿意倾听他们感兴趣的中国故事”。

“当你提供更多文化内容和视角,就给了世界全面认识你的机会。”周海伦说。文化的渲染,世界的润色,正勾勒出一个光华璀璨的“中国印记”。

上海公共外交协会副会长,这是姚明的最新头衔。没有人会怀疑姚明的影响力。

因为姚明,来自美国的摄制组深入中国采访,他们的镜头中,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与观念态度,已和“想象中”有了巨变——新一代的中国年轻人,个性更鲜明,心态更积极,姿态更自信。

如果从2011年回望过往,中国走向世界和世界了解中国的愿望同样强烈。硬实力的积累,势必带来软实力的彰显。中国,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迫切希望世界看到自己的崭新形象。

(本报记者 薛 原 郑 轶)

远景·全球视野看自强

站在世界舞台中心的中国,以什么样的文化作品和公共文化服务,展现自身的精彩和魅力,是中华文化能否引起世界共鸣的关键。

“只有懂得世界的艺术语言,才能把东方的内涵表达得更透彻。”

——马晨骋

“如果中国能更立体地传递自己的信息,那么世界对中国也将更加理解和信赖。”

——浅井一男

印 象

外国人对中国文化,有什么样的感受?

河野彻(日本媒体人):前不久,一个汉字被用来象征今年的日本:“绊”,它表示灾难之中人与人之间的守望相助。可见,日本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而且随着两国经济合作日益密切,越来越多的日本人开始学习中文,了解中国文化。当然,除了汉文化之外,中国还有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我们不能忘记它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迈克·萨斯(澳大利亚教育从业者):大量来自中国的电影让我们对中国了解得更多。中国文化有很强的延续性,在现当代文化中,也保留有很多传统文化的精华。

普乐新(印度尼赫鲁大学博士生):印度人一般通过电影和食物来接触或认识中国文化。像我这样的年轻人,都是看着李小龙、成龙的功夫电影长大的。我们还经常把“你以为你是李小龙”的口头禅挂在嘴边。

作 品

过去一年有没有值得推荐的中国原创作品?

李岩(中华书局总经理):《中国震撼》吧。我觉得这本书呈现了文化的自信和自强,这也是中国出版物未来需要展现的一种精神面貌。但是,高质量的中国作品还不是特别多,尤其是有震撼力的文学作品比较匮乏。板凳要坐十年冷,我们的创作者需要安定下来、沉淀下去,去除浮躁,才能创造出好的作品。

张西华(退休教师):没有特别记得住的作品,感觉现在中国难有精品。以前我年年买优秀短篇小说奖的获奖作品集,买了十几年。但最近几年都不买了,因为作品越来越提不起我的兴致。希望能够多出一些反映现实、有一些思索的作品。

向京(雕塑家):中国的文化市场非常活跃,但是,能够打动人心的作品还是不多。这种文化的繁荣,可能更多的是由于资本或者市场的推动,文化自身水准或许并未在其中获得提高。

服 务

中国的公共文化服务如何做得更好?

张西华:乡村与城市在公共文化服务方面仍然有差距。我来自农村,据我了解,目前乡村文化生活主要以电视为主,农闲时乡亲就有些无所事事了,还滋生了赌博等不良的社会风气,希望政府能够继续加强农村地区的文化建设,引导他们的文化生活。

向京:我一直认为政府该扔钱的时候就一定要扔,公共文化服务就属于政府需要扔钱的地方,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应该遍地开花。除了数量上的保证,公共文化单位还应该变得更加专业。一个好的博物馆,不仅可以让普通人获得知识,也应该让研究者从中获得更开阔的视野。但是目前我们的博物馆服务水平仍然比较初级。

赵完成(长沙务工人员):去过图书馆和文化馆,感觉很惬意。以前下班了,没啥子事做,三馆开放后,就多了一个好去处。这些地方如果能辟一块专区,挑选一些适合我们看的图书、报纸,那就更好了。

共 鸣

中国文化如何更好地“走出去”?

向京:还得先正儿八经地把自己的作品做好,讲好自己的主体语言,并去关注世界性的问题,不管是终极问题还是当下的问题。在走出去的内容上,除了祖宗留下来的老底儿,应该更多地关注当下中国所发生的变化。不得不说,中国的现实也同样精彩,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库,只是我们没有找到独创的思考和表达方式。

马晨骋(亚洲联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走出去的另一面是引进来,对于一些不是特别成熟或者整体专业化程度不高的产业,可以先引进来,这样我们不仅可以学到专业素质,而且还能获得直面国际团队、国际舞台和国际观众的机会,如此才能让我们的作品更容易为世界所接受。只有懂得世界的艺术语言,才能把东方的内涵表达得更透彻。

浅井一男(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研究员):希望能够增加汉语学习类节目,只有世界上懂汉语的人增多了,中国文化才能更好地推广出去。另外,如果中国能更立体地传递自己的信息,那么世界对中国也将更加理解和信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