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业界动态 > 工艺美术 > 正文

千年油纸伞,焕发新生机

2017-12-15 15:22:26福建日报 树红霞 
字号:T | T
当你漫步福州三坊七巷,行至衣锦坊,抬头就能看到一把把整齐悬挂着的油纸伞。清雅的油纸伞映照着白墙青瓦,宛若置身于江南小城雨巷。经常坐福州地铁的朋友,还能邂逅别具韵味的油纸伞主题车厢。
 
  和牛角梳、脱胎漆器并称“福州三宝”的油纸伞,使用历史逾千年,从前是福州人必备的生活用具。如今,机械化生产的金属骨架布伞取代了传统手工制作的油纸伞,年轻人也不愿从事工艺讲究、制作烦琐的油纸伞行业,曾经风靡一时的油纸伞走在消失的边缘。
 
  2015年,油纸伞制作技艺列入福州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今年9月,严磊被评为福州油纸伞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传承千年的油纸伞该往何处去?严磊,这位85后“理工男”,用自己的持续探索和创新给出了答案。
 
  曾是家家户户必备品
 
  2010年初,一位在外地做民宿的朋友找严磊帮忙购买福州油纸伞做装饰。可他在福州跑了一大圈,市面上竟找不到一把传统的福州油纸伞。经咨询原福州纸伞厂的老师傅才知道,福州纸伞厂已倒闭十余载。感叹之余,严磊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辞掉火力发电厂的工作,复兴福州油纸伞。
 
  “提到油纸伞,人们往往会说在日本、杭州见过,却少有人知道油纸伞是‘福州三宝’之一。”严磊不无感叹地说,改革开放前,油纸伞是福州家家户户的必备品,代表一代福州人的记忆。
 
  在福州,油纸伞俗称“包袱伞”,谐音“保福伞”。这里面很有说头,“油纸”与“有子”谐音,寓意开枝散叶、多子多福;伞架为竹,寓意节节高升;外形为圆,寓意美满团圆;桐油工艺,味道辛辣才能镇宅辟邪。传统婚礼上,新娘出嫁下轿时,媒婆要用红色油纸伞遮着新娘以寓避害迎福。
 
  严磊告诉记者,福州油纸伞工艺可以追溯到五代十国时期,王审知率兵南下建立闽国时,由中原和江浙一带传进福州的。福州最有名的油纸伞老铺,当属清朝嘉庆年间位于中亭街的“杨常利”伞店。1915年福州“杨常利”纸伞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奖。
 
  当时,福州制伞技艺传遍各地,还派人出去教学,一度是行业领头羊,在福建地区乃至全球都有良好的口碑。
 
  “早期,出口油纸伞中每10把就有9把是来自福州的。20世纪八九十年代,因为有大量日本的订单,福州油纸伞异常火爆。”严磊说。
 
  据记载,1982年初夏,英国女王伊丽莎白到我国香港地区时,手中擎着一把精致、漂亮的福州油纸伞。第二天经媒体报道后,香港超市百货货柜上的福州油纸伞被抢购一空。
 
  整把伞没有一个金属件
 
  一把遵循古法制作的正宗福州油纸伞,经选竹、做骨架、上伞面、绘花、上油等83道工序方可完成,经烈日暴雨而不发泡、不爆裂、不脱骨、不漏水,开合3000多次都不会坏。
 
  有一位老人告诉严磊,早期福州台风天,带着油纸伞出门,哪怕是人被吹离地面,油纸伞捡回来还是完好无损的。
 
  如何才能复兴这门传统手工技艺?严磊开始了拜师学艺之路。
 
  他只身来到闽北毛竹产地,以孙辈身份跟随一个个花甲之年的手艺人,与他们同吃同住,慢慢摸透青山老竹的生长周期,了解整个竹制产业链条的更迭。接下来的两年,他又循着产纸伞的地域,深入云南、四川、北京、浙江等地学习这一传统技艺。
 
  “福州油纸伞选材考究,以实心、弹力足、韧性大的闽北青山老竹为伞骨原料。劈条时,做好标记,一把油纸伞只能用同一根竹子做伞骨,不是随意拼的。”严磊说。
 
  古时候,人们制作油纸伞,用头发丝或马鬃做线。现在,则采用尼龙线,韧性极好、耐用。整把伞没有一个金属件,讲究纯天然,非常环保。
 
  严磊介绍说,伞面采用的棉纸由树皮制作而成,非常有韧性,撕的时候会有棉絮状,且无法撕成直线。古代房产证都是用这种棉纸做的。福州油纸伞开合几千次,伞面不裂,这棉纸功不可没。
 
  跟普通纸张一样,棉纸也怕水,所以就需要用到桐油了。
 
  做油纸伞,桐油尤为重要。严磊用电子高科技与篮球培训课程,换来桐油熬制的秘方。然而,早期熬制桐油靠的是经验,没有标准的数据。用老师傅的话说,就是要看冒烟的情况以及拉丝来判断桐油是否熬制到位。而且,桐油味道较重,年轻人不喜欢。怎么办?
 
  为了做出一把“没有味道的油纸伞”,严磊发挥自己的理工专长,改进制作工艺,摸索出标准数据,让老手艺有了新生命。
 
  “把竹子晒干、刮青,做成伞骨架,再一圈一圈缠棉线,一遍一遍刷桐油,做一把油纸伞需要半个多月。”严磊说,油纸伞的伞头状若孩童的头发,很容易磨损,老手艺人通常会选择用发酵后的柿子将其包起来。不过,柿子发酵之后,黏度虽增加了,味道却不好闻。
 
  目前,他正着手恢复改良这项手艺,先将发酵的野生柿子做成胶水,再用胶水去粘,这样就不容易脱胶了。
 
  留住油纸伞下的古典之美
 
  让油纸伞优雅地走进现代生活,抱着这一朴素的想法,严磊痴迷于油纸伞创新,从改制油纸伞灯到提供免费课堂,不断发掘油纸伞的艺术价值。
 
  记者走进位于福州鼓楼区白马路的福伞非遗体验中心,发现他独创的油纸伞灯,薄而不透,是福州油纸伞和软木画的巧妙结合,灯座融入软木画与脱胎漆艺的艺术之美。这个油纸伞灯还可以做吊灯、落地灯,合起来就是一把伞,开启新的家居生活。值得称道的是,这款油纸伞灯还能用手机APP控制,连接音乐,定时关闭,并申请了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作为福州油纸伞制作技艺的非遗传承人,严磊希望更多人了解油纸伞、热爱油纸伞文化,合力留住油纸伞下的古典之美。
 
  为此,他坚持每个周末都在福伞非遗体验中心手把手教市民学做油纸伞。他将选竹料与加工的技艺交给加工厂,把伞面的基础绘制交由大众,组合制作的过程通过手作活动分享。
 
  去年起,严磊与福州四中合作,将油纸伞制作以选修课的形式带入课堂。如今,经过一年的教学,学生们已从理论晋级到实践阶段,开始制作属于自己的油纸伞。
 
  近日,严磊做客省图书馆“匠人匠心·非遗传承”系列活动,并以“油纸伞的制作技艺与背后的故事”为题,与市民分享他的油纸伞之缘。当天,他还带来了15把纸伞,让现场观众一起在伞面上绘制。大伙儿齐上阵,你一笔我一画,不一会儿,美丽的图案就让原本素白色的伞面亮丽了起来。这些纸伞经后期晾干、上油等工艺后,赠送给读者保存留念。
 
  “福州油纸伞兼具艺术和实用价值,是经得起风吹雨打的,只有大家都用起来,才有持久的生命力。我希望更多的人来学做油纸伞,也许在他们中间会有人基于此,碰撞出新的想法和技术。”严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