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业界动态 > 创意地产 > 正文

投资3亿元 成都建中国首个武侠文化产业园

2012-03-30 15:28:47天府早报
字号:T | T
首届中华武侠文化节
首届中华武侠文化节
武侠文化产业园建设恳谈会
武侠文化产业园建设恳谈会
 
  武林八大门派齐聚成都,献上精彩“演武大会”;武侠文化名家“龙泉论剑”,纵论未来武林走向……昨日,历时5天的首届中华武侠文化节在成都圆满落幕。四川武侠文学学会筹备组主任蒲子谦表示,第二届中华武侠文化节还将在成都举行,四川武侠文学学会还计划于近期联合武林多个门派,在成都投资建设中国首个武侠文化创意产业园,“总投资额为3亿元,目前正在选址和编制规划。”

  着名作家贾平凹贺词祝愿武侠节

  3月24日上午,成都市龙泉驿区洛带古镇,刀光剑影,呼喝声不绝于耳。少林、武当、峨眉、青城、崆峒、昆仑、山东太极梅花螳螂拳、龙泉武术等中华武术八大门派中重量级人物各显绝技,首届中华武侠文化节拉开大幕。民建中央副主席宋海携夫人出席了开幕式,宋海当场宣布首届中华武侠文化节开幕。

  此次节会由中国武侠文学学会等单位主办,颁发了首届中华武侠文化大奖。作为中国大陆武侠文化创作界的最高荣誉,在“2011年中国武侠小说奖”颁奖仪式中,中国武侠小说金银剑奖、中国武侠小说学术奖、中国网络武侠小说奖等6个大奖名花有主,台湾着名武侠小说评论家叶洪生以《论剑》获得中华武侠小说学术奖,成为唯一一位来自台湾的获奖者,CCTV4《海峡两岸》栏目对颁奖情况进行了报道。

  武侠节开幕前两天,着名作家贾平凹特地发来亲笔贺词,祝愿武侠节圆满成功。“这是一次武林与文化界的盛会,切磋武侠文化在当今社会的新

  含义、新内容而发扬光大,是非常有意义的。”贾平凹在贺词中写道。

  首届中华武侠文化节汇聚了海峡两岸从事武侠文学创作及研究的200余位作家、学者,对中华武侠文化历史与现状进行了研究,并就武侠文化创意产业园如何落户成都进行了恳谈。

  成都将建武侠文化产业园

  昨日,记者从省民政厅获悉,四川省武侠文学学会正在筹备中。首届中华武侠文化节组委会主任、四川省武侠文学学会筹备组主任蒲子谦介绍,四川省武侠文学学会将由会长、副会长、常务理事、监事、理事及会员共68人组成,将为弘扬民族优秀武侠文化而积极开展武侠文学的学术研究、文学创作、学术交流,创办武侠文学刊物、影视、动漫等多种文学作品,开展文化创意产业开发,推动优秀武侠文化作品出版发行和多种形式的武侠文化活动,健康引导武侠文学欣赏,培养武侠文学优秀后续人才。“总投资3亿元的中华武侠文化创意产业园马上在成都落户。”蒲主任说,经过首届中华武侠文化节与会专家学者的的论证,四川武侠文学学会与武林多个门派掌门进行沟通,决定投资3亿元,在成都建设中华武侠文化创意产业园。

  蒲主任说,根据初步设想,中华武侠文化创意产业园将分为侠文化广场、侠文化群落、侠文化硬件建设、侠文化展示等板块,其中,武林一条街、民俗一条街、草药一条街、武医一条街等项目都在初步规划内。“武林一条街中,将建设客栈、酒肆、镖局、刀剑铺、裁缝铺、书局等;武医一条街将汇聚武林各大门派的医馆和草药流通的药店等。”

  根据初步规划,武侠产业园内将建设西少林(少林派)、西武当(武当派)、蜀昆仑(昆仑派)、川崆峒(崆峒派)等武林各大门派的分号,以寺、观、宫、院等代表性建筑成为武林各大门派的人才培训和影视基地,既是武院,又是学院,各门派弟子还将经常性参加园区内的实景演出。

  下届武侠节还将锁定成都

  刚刚圆满结束的首届中华武侠文化节中,武林八大门派的重量级人物均到场献艺,台湾武侠界的嘉宾也到场祝贺,吸引了省内外众多游客。“中华武侠文化创意产业园建成后,游客每天都可欣赏到精彩的武侠演出。”蒲主任说,根据初步规划,中华武侠文化创意产业园内将经常性举行《夜袭西少林》、水擂台、旱擂台、走马射箭、“武侠之梦”化装狂欢等大型表演和互动节目表演。

  首届中华武侠文化节圆满落幕后,第二届中华武侠文化节的筹备工作已经展开,“下一届还将在成都举办。”蒲主任说,明年3月,成都将迎来第二届中华武侠文化节,相比今年,活动内容将更加丰富。

  明年1月至3月期间,承办方将举行全国武术擂台赛和全国武侠文学奖评选活动。

  全国武术擂台赛分为全国柔道武术大赛、全国剑术大赛、全国摔跤大赛、全国散打武术大赛、全国太极大赛等5项赛事,每项赛事的一等奖奖金均为5万元。

  全国武侠文学奖将以网络报名、网民投票的方式决出获奖者。最佳武侠小说奖、最佳武侠评论奖、最佳武侠电视奖、最佳武侠电影奖、最佳武侠导演奖、最佳武侠演员奖、最佳动漫奖、最高武侠文学贡献奖等8大奖项的获奖者奖金也均为5万元。“全国武术擂台赛和全国武侠文学奖的总奖金超过100万元。”蒲主任表示,经过筹备,四川省武侠文学学会近期就将正式成立,学会将促进四川武侠文化传承,为繁荣四川武侠文化服好务。记者 陈 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