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业界动态 > 影视出版 > 正文

文化产业拐点:从量到质的提升

2013-04-12 10:29:32来源:大众日报
字号:T | T

        一部《人在囧途之泰囧》,人们褒贬不一。争论的焦点,就在于这样一部小制作,不能完全代表国产影片的制作水准,为什么会取得令人吃惊的票房?

        《泰囧》的艺术水准,或许不那么令人信服。但是票房背后,反映的却是市民持续增长的文化需求。也就是说,我们的艺术精品,并不能满足老百姓的文化需求。我们文化产业的发展,很有可能进入“拐点”期,也就是从“量”到“质”的提升。

        过去,我们常说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使其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而现在,我们还应该提出一个更明确的目标,那就是文化产业品牌要成为山东乃至国家文化形象的重要标志。这是文化产业“质”的要求,量与质共同构成文化产业发展的目标。

        前几年,美国《新闻周刊》评选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文化大国、最具影响力的文化符号,美国和英国的文化形象是百老汇、好莱坞、甲壳虫乐队、哈利·波特等文化产业品牌,而中国的文化符号是故宫、长城、陶瓷、丝绸、京剧等传统文化元素。也就是说,我们在现代发展过程中,根本没有培育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品牌

        当前,文化产业正进入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机遇期,文化产业的总量和规模不断扩大。尤其是在与国民经济各个产业部门融合发展中,文化产业具有的调结构、降消耗、节能源、少排放、扩就业的独特优势逐渐显现,在推动其他行业转型升级和国民经济结构调整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提升国家产业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山东来看,2012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2720亿元,同比增长17.9%。在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过千亿元的基础上,又前进了一大步。文化产业已成为我省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重要支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另一方面,人们的消费结构开始出现明显变化,文化支付能力越来越强劲。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当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时,一个地区的文化产业就具备了高速发展的条件。当前,我省人均GDP已超过6000美元,旺盛的文化消费将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当然,我们必须看到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拐点”。此前,我省有一个文化产业品牌评选活动。但与其说是评选文化品牌,倒不如说是推动品牌形成。

        在沂水县的天上王城景区,刚刚出土了春秋墓葬,对于系统研究春秋到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但现在,我们依然躺在文化资源上,文化品牌还没有真正形成,大型企业或者是在国际、国内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产品不是很多。

        创新是文化的灵魂,是文化产业的生命线。我们发展文化产业,当然要立足于悠久的文化资源,但要打造出经得起市场和时间检验的文化产业品牌,不断增强文化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传播力、感染力和认同度,关键还要以创新来做强文化产业内容。

        无论承认与否,《泰囧》是文化产业发展成功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