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业界动态 > 新媒体 > 正文

“微文化”是“新风景”还是“新鸿沟”?

2013-02-27 11:06:22
字号:T | T
      ◎今年春节,人们走亲访友道罢“新年快乐”、“恭喜发财”的问候,紧接着的问题往往就是“你家WiFi密码是多少?”

◎新浪微博的一项调查显示,70%左右的微博用户每天醒来就会马上登陆,60%的受访者承认每天会花“大量”时间在阅读和更新微博上。

◎“微文化”到底让人们离得更近还是更远?它究竟是怎样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微上瘾”的现实焦虑

刚刚从同济大学毕业的曹芳菲酷爱“织围脖”,这是微博爱好者们对自己发微博的昵称。小曹利用春节假期去丽江和香格里拉玩了一趟,“在每个景点都会拍照,上传到微博上”。短短6天的旅行,22岁的小曹一共发了121条微博。

北京的时尚杂志编辑牛欣则是“微信控”。“只要有5分钟空闲,非得掏出手机听听有没有人发来了新语音。有一次夜里我在出租车上玩微信,一个人对着手机念念叨叨,结果把出租车师傅给吓着了。”但她也告诉记者,微信确实离不了,“去年11月在意大利采访,和同事沟通稿件全靠它。”

“微平台”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打破时空间隔的虚拟世界。在这个虚拟世界里,没有现实生活中的地位、身份、职业差别,人们可以和任何人交流沟通,第一时间得到各种信息。但它也同时分散了人们的精力,占据了本该有的休息时间,忽略了正常的人际交往关系。“‘又玩手机!’简直是我妈对我说得最多的一句话。”牛欣说。

“微上瘾”成为当今热门话题,折射出的是现代人的人际关系焦虑和信息焦虑。进入全媒体时代后,每个人都是一个小小的自媒体,有可能通过虚拟世界获得现实中得不到的满足感。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首席心理咨询师袁茵表示,过度沉溺于虚拟空间,将大量时间和精力花费在微博和微信上,除了会导致现实生活中的社交活动减少,还可能因在微博获得的成就感与满足感和现实生活的状况反差太大导致心理落差,产生焦虑等情绪。

“工作和娱乐好比人的两条腿,一旦过度就会失去平衡,造成混乱。网友们不能退缩在虚拟世界中,还应该建立起其他获取信息和自我满足的方式。”袁茵说。

□“微知识”微笑前行

不过,存在之物必有合理之处,对网友的“微热情”也不必过分悲观。微博和微信这样的新媒体渠道对知识的传播“功不可没”,科学的面孔在一个个小小的发布框中变得平易近人起来。

2月18日,木星合月。在新浪微博搜索这个听起来既专业又生僻的天文学词汇,竟然有160647条结果。“木星边上是昴星团,还有金牛座的一些亮星。”北京天文馆馆长朱进当天发出了一条带照片的微博。对于他来说,微博已经成了重要的“科普阵地”。“我们过去有专业的天文论坛,但网友数量有限,而微博受众范围更广。”朱进告诉记者。

驻扎在这块阵地上的也有专业机构。“灯泡放进嘴里就真的拿不出来吗?”科普网站“果壳网”旗下的微博账号“谣言粉碎机”曾贴出过这样一个视频,由编辑小耿亲自尝试了各种尺寸的灯泡。实践出真知。“只要能放得进,就能拿得出。”这条微博被网友们转发了3337次。在微博上,果壳网回答的问题林林总总,从“游泳运动员为啥不穿比基尼?”“洗衣粉能跟肥皂混用吗?”到“为什么能根据碳14测古生物年代?”

为什么这么看重微博?果壳网主编徐来言简意赅,“我们希望科学能够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这样更多网民才能更感受到科学的乐趣”。而国家博物馆微博团队的李秀娜则认为,微博的互动性特别有利于科普内容的传播,“关键在于鼓励网友参与,发表自己的看法,让网友有话说。”

另一些“微知识”则完全来自兴趣。在专业能源杂志开专栏的“Armand_CAO”被网友称为“微博核电专家”,因为福岛核电站的事故“一战成名”。“我是做能源行业的,当时我们公司在日本有办公室,会把即时情况做成简报向全球各分公司分发,我就把它翻成中文,再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作一些分析。”这些分析,包括“燃料棒到底融化到什么程度”,“食盐能不能防辐射”和“日本出产的海鲜还能吃吗”。他其实并不在乎网友们的观点,“不过欢迎围观,只要大家对专业知识感兴趣。”

学生物出身的“瘦驼”是名副其实的科普作者,在报纸上开过专栏,给众多科普杂志写过稿子,现在却在微博上乐此不疲地解答网友们的疑问,其中最多的是“某地的某种怪兽到底是个啥?”他坦言,这也是来自于兴趣,“我有点‘传播渴望’,看到错的、假的就难受,一定要说出来,科学精神是个世界观问题。”

□“微圈子”打破时空区隔

对一些人来讲,微“平台”只是他们日常人际关系在线上的“投射”,而对另一些人来说,他们则更看重自己的兴趣,希望能通过打破时空区隔的“微平台”,建立起新的人际关系。“微圈子”就此应运而生。

家住镇江的网友“面瘫笑脸”迷上了一个新爱好:用大块橡皮雕刻印章。“这有很多技术问题,比如哪里能买到大块的白橡皮,什么牌子的洗甲水才最容易把原图拓印在橡皮上?如果没有微博,现实生活中到哪里去找人一起玩啊?”利用关键词搜索,他在微博上真的找到了,在“面瘫笑脸”现在的微博分组里,“刻章子”这个分组下有32人,他们也有自己的微信群,每天热火朝天地讨论“多色套印还真难搞啊”之类的话题。朋友们甚至还合伙开了个淘宝店,接受来图订制,一个中等大小的橡皮章售价20元左右。

像这样的“微圈子”并不罕见,一部电视剧、一个摇滚乐团,乃至攀冰技巧,“志同道合”足以把年轻人联系在一起。

“微平台”的媒体属性,让它和所有大众传播方式一样,在每个“微圈子”里逐渐形成“意见领袖”,这些人甚至开始被传统媒体所接受。香港网友“剑心_HK”是日本文化爱好者,每天会在自己的微博上更新10多条关于日本艺人、影视乃至文化资讯的微博,有将近6万粉丝的他被《新京报》和《南方都市报》请去当专栏作家和特约记者,撰写相关报道。

“网络段子手”则从逗人一笑起家,成为喜剧行业的新生力量。段子手“布小什大师”刚给今年江苏卫视春晚登台的郭德纲和孟非写了新节目,团队原本找的是曾和赵本山多次合作的编剧尹琪,写了两版,觉得太像小品,任务就落到他身上。之前他和多位段子手合写过网络自制剧《屌丝男士》,收视不凡。“很多人过去会看几千字的博客,可现在只能阅读140个字的微博,《屌丝男士》这种碎片化的网络剧每隔一分多钟就必须让你笑一次。所以,有些写传统喜剧的编剧写不了。”“布小什大师”告诉记者,“微文化”改变着人们的审美趣味,也在给他们新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