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告 > 重点推荐 > 正文

以文化为支撑 大力推进文化和旅游相互融合

2012-04-24 10:55:14经济日报
字号:T | T
     文化旅游产业是当代经济社会发展中最具活力的新兴产业。经过多年来的创新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文化为内容、旅游为载体的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显现出良好效果,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从深度和广度上促进文化旅游相互融合,整合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和区域自然禀赋资源,充分发挥文化的灵魂作用和旅游的载体作用,建立完善文化要素和旅游要素有机结合的发展模式,实现文化旅游业的良性互动、共赢发展,是推动文化旅游发展新跨越,加快培育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撑产业的重要途径。

     积极探索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新途径、新方法,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方式转变的具体举措。近年来,河南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整合特色文化、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等文化旅游资源,加快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有力提升了文化旅游业的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以厚重文化为支撑,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依托地方特色历史文化资源,深入挖掘景区文化内涵,增强旅游活动的认知性、趣味性,寓教于乐、完善功能、提升品位,是旅游业加快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河南历史文化悠久,文物古迹众多,民俗传统丰富多样,现有世界文化遗产3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9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8座。目前全省84家国家5A和4A级景区中,历史文化和文物景区占半数以上,成为全省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支撑。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河南一些地方开始探索文化与旅游相结合的发展方式,其中有代表性的是嵩山旅游与少林武术文化的结合。通过香港电影《少林寺》使登封嵩山少林景区知名度显着提升,通过举办国际少林武术节、打造禅宗文化旅游演艺节目等,丰富了景区的文化内涵,进一步提升了景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推动了当地文化、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此外,开封旅游与宋都文化、洛阳旅游与佛教文化、安阳旅游与殷商文化等都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方面走出了富有地方特色的路子。近年来,河南各地高度重视文化、旅游产业的结合,通过建设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文化产业园区、旅游产业集聚区等,大力推动文化与旅游一体化发展。河南编制的中原旅游区发展规划已将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积极构建全省“两带五区”旅游发展格局,加快建设沿黄古都旅游带、嵩山禅武文化旅游区、桐柏-大别山红色文化旅游区、豫东平原古文化旅游区等,着力打造世界文化遗产之旅、东方文化寻根之旅、中国功夫之旅等系列文化旅游精品线路,推动旅游业由资源依赖型向文化创意型、市场低端型向市场高端型转变。

  以整体营销为手段,提升文化旅游的吸引力。文化、旅游产业是联系紧密的现代服务业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宣传推介、产品展示等市场开拓环节具有较好的融合性、互补性。为提高营销效果,必须更加注重两种产业资源和营销渠道的整合与利用,强化市场运作,发挥综合效应。在加大旅游宣传推介力度的同时,更加注重突出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与内涵,在对外文化交流活动中更加注重树立河南旅游目的地的形象,促进文化、旅游产业良性互动、快速发展。近年来,河南文化产品越来越多地走向旅游市场,旅游产品越来越多地突出文化主题,形成了一批影响广泛、吸引力较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文化旅游精品。推出了以《大宋·东京梦华》、《水秀》、《君山追梦》等为代表的系列大型实景演出剧目,以《大河秀典》、《风中少林》、《清明上河图》、《云水洛神》等为代表的系列歌舞演艺剧目。《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入选第一批国家文化旅游重点项目名录。在旅游和文化的对外宣传推介上,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搭台唱戏”与“借台唱戏”相结合等办法,精心谋划、科学安排,大力实施“捆绑式”营销,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目前河南已成功打造了黄帝故里拜祖大典、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开封菊花花会、云台山国际旅游节等重要文化、旅游品牌节会,为扩大对外开放、深化文化、旅游、经贸合作交流搭建了良好平台。同时,通过组织中原文化澳洲行、港澳行、宝岛行以及河南旅游赴东南亚、欧洲、北美推介会等系列活动,宣传中原文化,推介旅游精品,不断扩大河南文化旅游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增强文化旅游的综合实力。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需要一批影响力大、带动性强、综合效益好的项目作为示范和支撑。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依托地方独有或特有资源,以项目建设为载体和抓手,加强文化旅游产业软硬件建设,不断优化产品结构、丰富产品内涵,提高综合服务能力和水平,是提升文化旅游产业实力的关键性、战略性举措。大力实施项目带动,建立完善文化、旅游产业重点项目库,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在行业政策、项目审批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大力实施品牌带动,将文化、旅游品牌的培育贯穿于项目规划、建设、运营的全过程,着力打造精品项目,提升产业层次和水平。创新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资本投入文化、旅游开发建设,多方筹措资金,为文化旅游项目建设提供保障。依靠国内外有影响的重点文化、旅游资源,依托重点项目和精品工程建设,着力打造精品旅游景区和文化产业园区,把文化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旅游产业优势,引领全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2011年全省完成旅游投资248.57亿元、招商引资合同金额356.01亿元,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势头更加强劲。

  以完善体制机制为重点,创造良好发展环境。建立健全有利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消除瓶颈制约,加强协调联动,打破部门分割、条块管理的格局,广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产业的合力,是推动文化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加快建立相关部门之间、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工作协调机制,重点在行业发展规划衔接、扶持政策制定、重点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宣传推介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强统筹,使之相互促进、协调同步。特别是文化、旅游系统建立及时高效的沟通渠道,加强工作的协调与配合。坚持规划先行,高起点、高标准制定衔接配套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努力实现文化旅游业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加强舆论宣传引导,通过报刊、广播、电视、新闻网站、手机报等多种媒体开辟专题专栏,不断提高文化旅游产品的知名度、美誉度,为推动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文化和旅游的相互融合、相互渗透,丰富了旅游内容,激发了文化活力。2005年以来,河南省文化产业增加值以年均17%左右的速度增长,2010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650亿元;“十一五”时期河南旅游业保持了年均25%以上的增速,2011年接待海内外游客3.07亿人次,同比增长19%,实现旅游总收入2802亿元,同比增长22%,文化、旅游产业在扩大内需、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树立河南形象等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