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国际国内 > 正文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探寻产业化发展之路

2012-04-13 15:13:14新华网
字号:T | T
       “这伞骨是竹子的,图案是一个个手绘上去的。光插这些伞骨,一个人就得做一天。”

  在西安大唐西市的方寸展台前,57岁的毕六福捧着自己制作的油纸伞,不时向路过的观众展示、介绍。一把把伞在开合之间,散发着浓郁的古典气息。

  10日,在“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为期5天的“西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进入尾声。来自中国12个省区的300多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齐聚一堂,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悉数亮相。毕六福就是专程从四川泸州赶来参展的。

  与传统的油纸伞制作工艺一样,很多承载历史、文化的民俗、表演和技艺传承都超过了百年时间,在淡出人们的日常生活后,成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

  “油纸伞手艺是祖传的,到我这里已经第六代了。”毕六福说。小的150元,大的650元,尽管已经淡出了现代生活,油纸伞的价格却在看涨。

  “别看这伞,买的人不少,主要是收藏。”毕六福说:“我家里早几年开了公司,就做油纸伞。现在每年的销售额能达几百万元。”过去没人愿意学手艺,现在有很多人登门拜师学艺。毕六福收了一些弟子,希望把这门古老技艺传下去。

  截至2011年,中国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近87万项。进入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的非遗项目就有7万项。与等待发掘、保护的庞大非遗资源相比,政府保护资金的投入颇显不足。

  目前中国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探索、引导下走上了产业化动态保护之路。尽管存在争议,但这的确使一些原本濒临失传的古老艺术文化重现生机。在此次展会上,一些非遗项目不仅摆脱了“单枪匹马,无人关注”的局面,而且已经走上产业化发展之路。油纸伞、黑陶、皮影等非遗项目的背后,进行经营运作的是一家家大大小小的公司。

  在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唐卡、泥塑、堆绣等为代表的当地热贡艺术,2009年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随着唐卡热的兴起,当地政府引导这一非遗项目走产业化之路。

  唐卡画师娘本开设的“热贡画院”在当地颇有名气,有许多弟子跟他学艺,画院的作品早已走出青海,走向海外。“2006年至今,唐卡的价格翻了几十倍。”娘本说,这两年很多外地人甚至外国人专门来求购唐卡,同仁的唐卡制作已经迈向“订单式”的生产模式。

  据统计,仅同仁地区,唐卡画师10年间就由不足200人增加到2400多人,吾屯、郭麻日、年都乎等几个村子几乎“家家有画室,人人是画师”。唐卡绘制技艺更是由传统的师徒相传,发展到大规模进入学校课堂,甚至列入农牧民技能培训内容。曾经后继乏人的唐卡艺术出现了兴盛的局面。

  随着越来越多非遗产业兴起,一批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了地方的支柱性产业,从业者众多;同时,产业化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不过,业内人士也指出,在繁荣之下,一些隐忧也逐渐显现,很可能会对这一刚刚兴起的文化产业造成伤害。

  在“唐卡热”背后,以次充好、广告色替代矿物质颜料、漫天要价等问题就渐渐浮现。“目前最让人担心的是唐卡的质量。”同仁县文化广电局局长娘毛才让说,粗制滥造和假冒伪劣与旺盛的市场需求有很大关系。

  一些唐卡画师寻求提高“效率”,开始“流水线”制作,每个人就负责一部分,机械化劳动。黄南州文体广电局副局长、民间文化艺术协会主席卡则加说:“这样的东西不知道是作品还是产品,令人十分痛心。”

  逐利的氛围下,一些非遗项目因商业价值不高,备受冷落,传承堪忧。同属热贡艺术的泥塑、堆绣、木雕被冷落,不仅缺乏大师级人物,而且学艺者寥寥无几。更严重的是,随着传承人日益年迈甚至过世,有的技艺在逐渐消失。

  国家图书馆馆长周和平说,要警惕对“非遗”项目的过度开发和利用,防止过度的市场化对非遗项目造成破坏。要很好地处理开发与保护关系,两者不可偏废。

  青海黄南州文体广电局副局长、民间文化艺术协会主席卡则加认为,对走产业化道路的非遗项目,要完善规范,通过编制科学的规划,保护其最本真的东西,引导其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