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国际国内 > 正文

文化建设是“升级版”的有力支撑

2013-05-15 16:47:21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2版
字号:T | T

        新华社上海5月14日电 赏罢樱花,再登邮轮。惬意五月,上海樱花节在宝山顾村公园刚落下帷幕,上海国际邮轮旅游节又将在“东方之睛”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码头上演。

        落英烂漫、海风习习,这已不是人们记忆中那个又黑又脏的工业重镇宝山区。借力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宝山区融合多元主体,合力打造城乡一体文化工程,惠泽民生,助推新型城镇升级。

        产业转型文化绽放

       
近年来,宝山区在实施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建设了一批文化场馆,这些场馆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们都是从老厂房、老仓库演变而来。

        上海玻璃博物馆原是一家玻璃老厂房,经过整体改造,转身成为玻璃博物馆。

        玻璃博物馆负责人方静介绍说,每逢节假日,前来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参与互动展项,聆听讲座,DIY玻璃制作,学习玻璃历史……丰富的展项和活动很受游客喜爱。

        造纸厂改建而成的造纸博物馆、上棉八厂变身而来的半岛·1919,以及汽车梦工厂、钢雕公园等后工业时代新景观,成为上海工业旅游新亮点。

        记者了解到,这些场馆是宝山区激励集体单位和大型企业自建自管、自主运营,充分利用民营资本和收藏资源建设而成,不仅让城区旧貌换新颜,还吸引了新兴产业集聚。

        上海市宝山区委书记斯福民说:“文化建设不是造楼造城之后的‘点缀’,而是城区‘升级版’的有力支撑。重大文化惠民项目和文化经济实体陆续建成,不仅带动区域产业能级提升,更为广大群众提供了优质文化服务。”

        基层文化建设惠泽民生

       
过去,地处上海北陲的宝山居民看演出、看展览要到市中心。现在,不仅本区居民可就近享受“文化大餐”,丰富的文化活动还吸引了全市及外省市游客。

        从2011年开始,宝山区在顾村公园连续举办三届上海樱花节,总计吸引游客290万人次。

        上海宝山国际民间艺术节是老百姓家门口的五洲风情,被联合国国际民间艺术组织副主席伊廷先生称赞为“当今世界上无与伦比的民间艺术节”。先后有49个国家、99个艺术团、2400多名各国来宾及艺术家在艺术节上一展风采,参与的群众达150多万人次。

        今年5月,上海国际邮轮旅游节成为宝山区又一精彩盛会。上海市宝山区区长汪泓说,地处宝山的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去年接靠国际邮轮62艘次,接待国内外出入境旅客30万人次,成为东北亚地区最繁忙、最热闹的邮轮港。邮轮旅游文化项目开发,不仅吸引公众体验这一新兴休闲生活方式,还有助于培育邮轮旅游消费市场。

        在重大文化节日活动带动下,宝山区不断推出以身边人、身边事为题材的群众性文化展演项目。

        创新机制传承艺术

       
宝山沪剧团是上海乃至长三角地区建团最早的专业沪剧团之一,已有60多年历史。

        近年来,宝山区通过创新运行机制,推动剧团改制为宝山沪剧艺术传承中心,实施剧目制管理,以戏带团,让沪剧以市场化运作“走出去”,在公益性和经营性融合中走出一条新路,使一度式微的杨派沪剧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

        宝山区重点扶持和组织创排的沪剧《挑山女人》,从感动全国的人物故事取材,反映百姓现实生活,唤醒了久违的沪剧市场。

        据宝山区文广局介绍,广大群众在享受沪剧艺术的同时,上海传统的戏曲剧种在宝山的根脉不断伸展。截至目前,宝山区已有2.5万多名沪剧爱好者、30多个沪剧沙龙,提高了百姓的生活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