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国际国内 > 正文

谁制造了文化产业的烂尾项目

2013-04-12 10:07:30
字号:T | T

一位投资人近期先后投入近2000万元拍摄了一部电视剧,却迟迟得不到电视台的收购回应,陷入了尴尬的境地。事实上,这种案例在影视界并不少见。2012年,中国电影年产量达700余部,与观众见面的却数量有限,其中“消失”的大片不在少数。

上马风风火火,结局草草收场,回报远不及投入,可持续发展更加谈不上。这种投资的烂尾现象不仅常见于影视、动漫、出版等文化领域,在依赖土地开发和大资金投入的综合性文化产业项目建设中,亦是层出不穷。

资本投入盲目性较大

日前,星空大地文化传媒投资基金因业绩达不到预期而出现了出资人的问责风波。该基金的发起者、IDG资本创始合伙人熊晓鸽曾对此表示:“电影产业第一是市场太小,第二是钱太多,这是最大的风险。”影视产业因一次性生产投入的资本数额偏大,其投资失败所导致的烂尾现象往往广受媒体关注。

“投资方对文化产业的商业模式不熟悉是造成烂尾现象的根本原因。”中央财经大学文化创意研究院执行院长魏鹏举表示。他指出,近年来虽有大量多元化资本涌进文化产业,但中国文化产业链条结构还相对缺失,市场壁垒依然存在。“这自然导致了诸多资本的投入带有一定的限制性和盲目性。”魏鹏举说。

文化产业是内容产业,而内容产业的市场不确定因素太多。小到一本书、一部电影,大到一个主题公园、一片园区,个人的灵感与决策往往会起到关键的作用。“烂尾产业项目往往带有原创者和决策者浓厚的个人主观感情色彩,事先也一般不会有充分的市场调研与合理的项目评估。”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齐勇锋说。他进一步表示,无论是产品后期不适应市场,还是后继开发跟进资金不足,这些都是前期准备工作做得不够完善之体现。

想投机的大有人在

早年,“皮包公司”曾频频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而伴随着具有轻质化和无形资产特点的文化产业之兴起,诸多低成本、近似“空壳”的企业似乎获得了更为广阔的生存空间。有数据显示,目前北京市的文化创意企业已有近8000家,全国范围内的文化企业更是不计其数。

“有的企业几乎不懂文化产业,它们的萌生可以说是比较纯粹的投机行为。”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说。在他看来,当前文化产业领域存在着大量的投机资本,这些资本只是想借力政策“东风”伺机渔利,并非真心实意发展文化。其投资经营行为也往往会违背一些常识性的市场规律,催生出大量文化产业烂尾项目。“很多企业甚至就是为了运作某个文化产业项目才临时成立的。项目破产,企业也不复存在。这绝不是文化产业良性可持续发展应有的模式。”

对此魏鹏举也有相似意见,“文化产业未来发展应注重引导长期战略资本而不是短期牟利资本的进入,其投资决策应该是一种科学、理性的行为。”陈少峰指出,新兴文化企业应该多向成熟的企业学习先进管理理念和营销策略,而不应该单独着眼于特定项目。这才是繁荣文化市场、规避烂尾现象的根本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