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国际国内 > 正文

江西景德镇三宝国际陶艺村

2012-03-21 10:55:41中国文化报
字号:T | T

    走进位于江西景德镇市市区东南10余公里处的三宝国际陶艺村,即被这里古朴、沉静的气息深深打动。尽管因地制宜改造扩建的木制结构老式农宅并无太多新奇之处,但青石铺就的路面和黄泥粉刷的墙面上镶嵌的陶瓷碎片,清晰传递着宋代这里已经出现陶瓷作坊的文化信息。

   “这是艺术家、文化人理想主义的一次浪漫尝试。” 三宝国际陶艺村的掌门人、知名陶艺家李见深说,1998年,他在这里买下几栋农舍进行改造扩建,开始了一边陶艺创作、一边文化经营的创意实践。10余年来,已有近千名国外陶艺家慕名前来创作交流。在成为国际陶瓷艺术文化交流平台的同时,这里还成了当地的一个旅游景点,吸引游客来此休闲度假。

 

  “好的文化创意应该智慧地就地取材,而不是大把地花钱。”谈及创意实践的感受,李见深说。

  开始 “乌托邦式”实验

  1995年,旅居国外多年的李见深回到故乡景德镇,拍了纪录片《我在中国的家》。片中,他的故乡不是鳞次栉比的高楼,而是河畔内有昏暗灯光的夜店和瓷窑砖头铺就的弄堂小路。据说,时任景德镇陶瓷学院院长秦锡麟看完此片后吓了一跳,说这不是在给景德镇丢脸吗?但随后,这部纪录片在世界陶艺电影节上获得了银奖,并成为当年法国电影节的开幕影片。

  这部纪录片出人意料的反响以及东西方文化交流带来的冲击极大地鼓舞了李见深,他由此开始了在景德镇的“乌托邦式”实验:就地取材,用这座城市废弃的一些“遗物”在三宝建起陶艺村。三宝距景德镇市区10余公里,1995年这里还几乎没有人烟,现在已成了全世界陶艺家向往的地方。据了解,许多外国游客是怀着朝圣般的心情来到这里,就为一览中国“瓷都”的原始风采。

  两个得意的创意

  据李见深介绍,在他的陶艺制作生涯中,最让他得意的两个创意是三宝陶艺研修院的创立发展和新官窑概念的提出与实践。

  1998年,三宝陶艺研修院由李见深和美国陶艺大师、景德镇荣誉市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陶艺协会原副主席韦恩·海格比,景德镇工艺美术大师刘远长,景德镇陶瓷学院前院长秦锡麟等发起,并在景德镇市政府支持下建立。经过10多年发展,占地30余亩、建筑面积1万余平方米的研修院已成为集文化、旅游、陶艺研修及餐饮住宿为一体的多功能艺术文化村。

  村里的工作区有各种特色的窑炉设施,传统的工艺流程与现代技术的成型制作在这里交相辉映。这里有韩国、荷兰等国陶艺家的工作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的陶艺大师工作室,意大利帕克桑文化中心三宝艺术工作室,北京故宫御膳房新官窑三宝陶瓷研发生产基地,日本电产新宝株式会社景德镇三宝事务所等机构。而生活区的建筑既有江南古典园林格调,又有农家风情,还有随处散溢的“与国际接轨”的现代艺术韵味。匠心独运,透出一种自然美。

  致力于新官窑作品

  李见深想通过实践来实现自己的艺术理念。在他看来,三宝国际陶艺村不过是景德镇这棵大树上的一片小叶子,必须努力传承并创新陶艺文化。这种使命感也体现在李见深对新官窑瓷器艺术的不懈追求上。

  在中国陶瓷艺术发展历史中,官窑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自唐始,历朝历代无不重视官窑的烧造和延续,官窑瓷器历来都以精美、高贵和典雅为特征。李见深的新官窑作品着眼于瓷器的艺术价值,特别是结合自己多年海外游历的所见所闻所想,将西方现代艺术因子融入中国当代瓷器的烧制中,这样,西方的艺术和中国的器形在李见深的新官窑作品中实现了有机的统一和融合。

  李见深从官窑瓷器中抽象出当代人所能感觉到的瓷之美感,精选原料,手工制作、1350度高温,还原烧造,一杯、一碗、一瓶、一器,一描、一绘,在艳丽中施以素雅,从繁缛中施以简洁,既保留官窑的瓷质与精致,又追求中国文化的后古典主义精神。

  采访接近尾声时,李见深给记者看了几本留言簿,上面写着客人留下的话,有多种国家的文字,还配有可爱的插图。澳大利亚教育家、陶艺家、作家凯文这样评价:“在我去中国之前,我希望发现中国;当离开三宝,我发现了我自己。”记者   隗瑞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