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国际国内 > 正文

2015文化产业成国民经济支柱

2012-03-20 10:39:29
字号:T | T

中办国办印发《“十二五”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目标 2015年文化产业成国民经济支柱

  ■文化体制改革重点任务将于2015年基本完成,主要目标包括: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逐步形成

  ■引导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投资文化产业,培育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国有或国有控股大型文化企业或企业集团,推动条件成熟的文化企业上市融资

  ■扩大文化企业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形成一批有实力的文化跨国企业和着名品牌,扶持优秀国产影片进入国外主流院线,逐步改变主要文化产品进出口严重逆差的局面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了《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作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重大举措和重要抓手,《规划纲要》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明确了“十二五”时期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具体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对文化改革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

  《规划纲要》重申了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和重要方针,将《决定》中提出的主要任务进行了量化、项目化、具体化。《规划纲要》提出了到2015年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10项主要目标,进一步明确了具体要求。《规划纲要》提出以重点工程带动的工作思路,明确了九大重点工程,并细化分解为若干具体项目。

  《规划纲要》指出,我国文化体制改革重点任务将于2015年基本完成。到2015年,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断推进,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进一步巩固;文化体制改革重点任务基本完成,文化体制机制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有力促进文化科学发展。

  主要目标还包括: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城乡居民能够较为便捷地享受公共文化服务,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文化市场体系基本建立,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国民经济比重显着提升,文化产业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作用明显增强,逐步成长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体系不断完善,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发展壮大,内容创新和传播能力大大增强,精神文化产品和社会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逐步形成。

  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实现《规划纲要》提出的文化产业“逐步成长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目标,“十二五”期间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在于三个方面: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培育现代文化市场,鼓励文化企业走出去。

  《规划纲要》指出,在国家许可范围内,要引导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投资文化产业,参与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参与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实施和文化产业园区建设。要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培育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国有或国有控股大型文化企业或企业集团,在发展产业和繁荣市场方面发挥主导作用。

  要加强和改进对非公有制文化企业的服务和管理,引导他们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建立健全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鼓励和引导文化企业面向资本市场融资,促进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源的对接。推动条件成熟的文化企业上市融资,鼓励已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做大做强。

  《规划纲要》指出,要扩大文化企业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鼓励具有竞争优势和经营管理能力的文化企业对外投资,兴办文化企业,经营影院、出版社、剧场、书店和报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外向型文化企业和中介机构,形成一批有实力的文化跨国企业和着名品牌。扩大版权贸易,保持图书、报纸、期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等出口持续快速增长,支持电影、电视剧、纪录片、动画片等出口,扩大印刷外贸加工规模。扶持优秀国产影片进入国外主流院线,国产游戏进入国际主流市场,数字出版拓展海外市场,开发一批在境外长期驻场或巡回演出的演艺产品,逐步改变主要文化产品进出口严重逆差的局面。

  《规划纲要》还指出,将采取政府采购、项目补贴、定向资助、贷款贴息、税收减免等政策措施鼓励各类文化企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在推进城镇化建设和旧城改造中,要高度重视保护文化遗址,要加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遗址等保护规划编制,加强国家重大文化遗产地基础设施、安全防护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加强文物市场法规体系建设,建立文物鉴定准入和资格管理制度,引导规范民间收藏,强化文物安全防范设施,提高文物安全防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