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国际国内 > 正文

文化与科技融合:文化产业大发展的重要引擎

2013-02-26 13:47:04
字号:T | T

 党的十八大提出,“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去年以来,中宣部、科技部等部委在深圳召开文化和科技融合座谈会,制定印发《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纲要》,命名重庆北部新区等16个首批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文化与科技融合,为重庆文化产业打开全新的想象空间。


        文化与科技融合,要有共同认识。有些人认为文化产品重在艺术价值,强调艺术家的个体创作和审美需要,不承认科技对文化产品的丰富与再造。也有些人片面理解“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对文化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认识不足。事实上,文化与科技从来是一对孪生兄弟,共同影响着人类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国四大发明中,造纸术掀起文字载体革命,印刷术使文化知识快速传播,都是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早期标本。工业革命以来,现代科技的每一次广泛应用,在改变人们生产生活的同时,也催生出新的文化业态。19世纪末、20世纪初,照相技术、幻灯放映技术、无线电技术和电子传送技术等逐步成熟,电影、广播、电视产业迅速发展起来,成为当今文化产业的主要门类。随着网络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科技已经交融渗透到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和消费的各个环节,谁的生产手段先进、传播能力强大,谁的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就能更广泛地流传,谁的文化产品就能更有力地影响世界。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是大势所趋,大有可为。

文化与科技融合,要有共同目标。文化注重精神产品的创作与生产,通过满足精神文化需求来提升人们生活质量。科技则研究客观事物存在及其相关规律,推动和促进生产力发展。归根结底,文化与科技进步,都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更高层次的个体需要。国际经验表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000美元时,居民消费进入物质消费和精神文化消费并重时期;超过5000美元时,居民消费将进入精神文化需求的旺盛时期。目前全国和重庆都已进入文化消费旺盛期。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1年,我国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实现增加值约1.35万亿元,占GDP比重2.85%.当年重庆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309.48亿元,占全市GDP比重接近3.1%.无论全国还是重庆,距离“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这一目标还有很大差距。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市第四次党代会强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而文化产业正属于“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经济效益高”的朝阳产业,积极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就是要用高科技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产业,培育壮大新兴文化业态,使其真正成为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力量。

文化与科技融合,要有共同举措。中宣部、科技部、财政部等6部委印发的《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纲要》,首次明确了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基本原则、总体目标、主要任务、保障措施。我市应抓住建设北部新区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的契机,抓紧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联动机制。要抓紧建立由宣传文化部门和科技主管部门牵头,其他职能部门和文化单位、科研单位共同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把文化科技融合分别纳入文化产业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内容,一同研究部署,一同组织实施、一同督促检查。要结合重庆实际,制定完善北部新区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在摸清现状的基础上,明确工作思路、重点任务、工作进度,形成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共同纲领。要精心培育维普资讯、天极网、华龙网、猪八戒网络公司、漫天下科技公司等一批特色鲜明、创新能力强的文化科技重点企业,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文化技术创新体系。要共同推动文化科技重点项目,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提高出版、印刷、影视、演艺、网络、动漫游戏等领域技术装备水平,培育壮大文化创意、数字出版、移动多媒体等新兴文化产业,增强重庆文化产业竞争力。

文化与科技创新,要有共同平台。要加快文化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文化科技企业,培育建设文化科技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发现代舞美设计与舞台布景技术、影视动漫生产与集成制作技术、新媒体集成管理与分发传播技术、多介质多形态内容发布技术、网络信息集成传播技术等,研发文化主题公园关键技术及装备,为重庆文化企业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要加快文化科技信息平台建设,重点建设文化科技信息网站和微型企业网站,为中小企业提供创业、营销、知识产权保护等全方位咨询服务。要加强投融资平台建设,设立文化科技创新专项资金,充分发挥重庆文化产业融资担保公司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作用,综合运用项目资助、贷款贴息、政府采购和配套奖励等方式,带动社会资本、金融资本参与文化科技研发和产业化。要统筹搭建政策支撑平台,整合现有文化经济政策、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政策,给予文化科技企业相应的税收优惠和资金支持,引导科技成果向文化领域转移。要加强人才培养平台建设,推动理工学科与人文、管理等学科的交叉融合,鼓励高校设立文化科技融合学科,设立文化科技融合综合研究中心,引进一批专业化、复合型的人才队伍和团队,不断提升重庆文化科技融合的层次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