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国际国内 > 正文

北大教授向勇深度解读:从艺术区到文化产业园区

2013-02-22 14:14:00
字号:T | T





      如今,艺术区在作为各地文化产业项目规划中的特色项目时,往往兼具着文化属性和商业属性。在政府与商业资本对艺术区项目不断加大产业投入的同时,社会对该区域文化产出的需求也不断增大。长久以来,艺术区的发展也纠结於文化定位的纯粹性与兼顾经济效益的矛盾之中。如何解决好文化定位与经济利益之间的关系,协调各方利益是艺术区未来发展必然面对的难题。

在对国内多地艺术区调查后,记者发现,在一些艺术区成功的案例中,政府政策的倾斜、经济利益适度让位於文化发展,运营管理者采取“以商养文”的策略,在协调经济效益与文化发展的矛盾关系中显得尤为重要。

  艺术产业萎缩后的复兴

中国的艺术区,虽然一开始就是以西方后工业化艺术区域聚集为样板,但是在1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伴随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发展而有着自己的发展条件和生存轨迹。

2005年,被称为中国当代艺术井喷之年。随着中国当代艺术品在国际艺术市场的持续走高,艺术市场在中国也成为一个发展迅猛的行业。一、两年后,北京的798,上海的莫干山50号、红坊,成都的蓝顶,重庆的坦克库、黄桷坪,昆明的创库,西安的纺织城等等艺术区,纷纷打造成型。然而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当代艺术市场萎缩,艺术区内画廊、艺术机构、艺术家纷纷撤离。除北京的798、上海的莫干山50号等相对规模较大、较为成熟的艺术区之外,其他艺术区几近萧条。

2010年被称为文化产业元年,艺术区在挺过金融危机的两年之后,随着中国画廊业的复苏也开始逐渐回暖。据统计,截至2011年底,我国画廊总数已达1600多家,保持着年增长近10%的迅猛势头。在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助推之下,艺术区似乎又迎来了第二个春天。

然而,今年4月北京发生了海关艺术品查税事件,似乎预示着艺术品行业的新一轮动荡已经开始。虽然,早先就有业内专家指出,中国艺术品市场的一、二级市场倒挂、行业监管缺失、评估保真体系缺失等都将制约行业发展,但是,“中国当代艺术新的冬天即将来临”也成为唱衰新一轮艺术品行业的主要论调。策展人、批评家顾振清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曾指出,中国艺术市场建构的不是很自然,有投机性、炒作性。这种投机性和炒作性实际上是把中国艺术作品未来的升值空间提前消费、兑现了。这之后必定会有一个寒冬期。“现在进入市场的很多投资人与两、三年前进入市场的投资人不一样,他们可能得忍受投资回报长期无法兑现的磨砺。”顾振清说。

顾振清认为,艺术市场不振的另一个关键因素是,以画廊业为代表的中国艺术市场,一直是以低利润的运作方式勉强维持。艺术市场是一种特殊的经济领域,需要政府方向性扶持、政策性倾斜。显然,政府目前对画廊业的支持不够(特别是在税收方面),将会进一步导致行业萎缩。

如果艺术区的产业依托是以画廊业、艺术商业机构为主,那麽,艺术市场的繁荣与衰败必将影响艺术区的产业发展。然而,近几年,国内发展相对健康成熟的一些艺术区,在经历了市场的大起大落之后,逐渐发展成艺术区内的商业机构与艺术机构共荣互补的局面。

2005年,上海市政府将位於上海淮海西路570号的原上钢十厂,改建成为开放性、公益性的公共雕塑艺术中心--“上海城市雕塑艺术中心”.此后,在该区域内,由上海红坊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作为经营管理者,将该艺术区逐渐发展成为以文化艺术园区为定位,集民营美术馆、艺术机构、画廊等文化机构,文化公司、设计公司等“泛文化机构”,以及餐饮、娱乐等经营性单位为一体的创意产业园区。红坊的成功为未来艺术区的发展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样板。